房屋供电设备的维修标准
一、线路的常见帮障及其检修方法
线路的常见故障一般说包括:短路接角不良及漏电等几种在检修时,首先应根据各种表面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判断,找出故障原因及故障所在,再按情况加以排1断路分相线和中性线断路两种。
(1)查熔断器内的熔丝是否已熔断。
(2)用测电笔在总开关进线端查验是否有电,如无电,则为市电路停电,不需修理;如接户线、进户线断线,则要请供电部门检修或配合检修。如有电,则应顺线路从前到后逐段测验,如电笔发光,则说明此点以前相线未断,再用校验灯测,若发光则表示此点以前中性线未断,如此逐段向后测验,直到校验灯不亮故障即在此点与前一点之间,再用电笔测,如发光则说明断中性线,两根均不发光则说明断相线。
(3)再观察此段内有无明显的机械损伤,过墙拐角处有无松动等。
(4)检查开关、灯头、接线盒及各接头处是否松动
(5)对接地线断路的检查,接地线对于保护人身安全及设备
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时候都应处于良好的状态。
(6)查出断线处,可采取重新接头或拆除该段导线另换相同规格的新线。对于因负荷过大烧断的,应重新计算负荷。选择相应规格的新线进行换线。
2短路是指相线与相线、相线与中性线或相线与接地线之短接的现象(即电阻等于或接近于零)
检查短路的方法(单相供电线路。
(1)在该线路已熔断的熔丝上下端串接一功率较大(100W
~200W)的校验灯,切断该路线路内的所有用电器开关,验灯发光状况,如正常发光,则说明该线路短路
(2)切断电源进线和各用电器开关,拔下所有用电器插头用兆欧表对线路分段测量其线与线、线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电阻接近于零,即为故障段
(3)检查线路上有无金属物使线路短路。交叉处因绝缘破损而碰线,检查电线管管口、接线盒内有无击穿灼痕或磨破绝缘层而短接等。
(4)如检查线路无故障,则说明在灯具或用电器上有短路查出短路后,根据情况分别给予换线、重新包扎等措施。
3,接触不良:在正常使用中发现电压有较大的波动或见照明灯发光发暗或忽明忽暗,则应重点检查:
(1)熔断器内螺丝是否压紧,接角是否良好;
(2)线路的接头(特别是铝导线)是否困氧化而接触不良
(3)开关的动静触点是否因电花烧灼而损坏。
4.漏电:是因导线老化、受潮、绝缘层损坏或受环境破坏而造成电流泄漏,严重的能造成人身事故,或造成不能正常用电。检查方法是用兆欧测量线路或设备的绝缘电阻,然后按具体情况给予修复或更换。
5管子配线的绝缘电阻的测量及换线。由于管子里导线处在长期不通风,散热极差的状态下工作,导线的绝缘层极易发生粘连、变脆、老化,导致导线绝缘电阻下降。在此时必须对管内导线进行更换。
二、白炽灯和日光灯的常见故障
白炽灯和日光是目前我国农村、城市照明使用得最为普遍的光源。
三、避雷设施的修缮
1建(构)筑物防雷等级的划分
类建(构)筑物:是指存放爆炸物品中经常有瓦斯、蒸汽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因电火花能发生爆炸,致使建(构)筑物损坏或人员伤亡者。
类建(构)筑物:凡贮存在易燃物品的房屋(构筑物);或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民用建筑物。
三类建筑和凡不属于第一、二类的范围,而需要作防雷保护的建筑物。
2防雷装置的一般要求,一般建筑物的防雷设施有针式和带式两大类,避雷针又可分为单支、双支、多支保护等几种形式避雷设放一般由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和接地极三个部分组成。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极等各防雷部分都要按照有关规范的具体要求放置,才能防止雷击的危害3其他要求。避雷接地极与电器设备的接地极作可靠的连接。为防止雷击时产生的跨步电压,故接地装置与道路及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距离一般不得小于3米。
避雷设施各部分之间均应焊接牢固,其接地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不应小于5欧姆~10欧姆。
避雷装置的检查包括外观巡检查和测量两个方面进行。
般可用接地摇表来测量各类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按地电阻的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
外观检查主要包括对接闪器、引下线等各部分的连接是否可靠,有没有受机械损伤、腐蚀、锈蚀等情况,支撑是否牢固。对检查出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修缮办法,如加固、补强、调整、涂刷保护膜,局部更换等,以经常保持在正常状态下工作,对外观检查每年应进行一次。雷雨后也应注意对防雷保护装置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wuye.org.cn/zhidu/gongchengbu/3373.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全国物业服务资质公示平台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本站转载的文章出于传递分享信息的目的,如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