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住宅小区的发展也极不平衡,于是呈现出住宅小区的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现象。
(1)以房管所为主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以房管所为主,仅对房管系统拥有产权的房屋实现管理。其管辖范围较大,往往以一个行政街道为一片,所管房屋较分散。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住宅维护保养,不参与其他社区活动。
(2)以街道办事处为主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具体由居民委员会实施。这类管理主要以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绿化、治安、道路和整幢楼宇为管理范围,辖区内的房屋维修保养则由产权单位各自负责。这种管理模式由于房屋维修保养由产权单位负责,产权单位一般都比较重视,配有专职的分管领导,管理对象主要是本单位职工和本单位房产,管理经费也比较充裕,从管理体制到经费都比较顺。
(3)以街道为主的三结合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以街道办事处牵头、派出所和兴建小区的开发公司参与,成立管理委员会,按“统一领导、联合办公、分工负责、综合管理”的原则实施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发挥了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作用,因其管理机构与政权基层组织相一致,在实施管理时具有权威性,制约力强。政权基层组织的稳定性也有利于住宅小区管理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如能加强对各专业管理部门的领导,专业管理机构履行各自职责,做到统一安排、分工明确、专业协作、各负其责,就可使住宅小区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4)由物业管理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由开发公司牵头,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市容监察队和一些房屋产权单位、业主、住户代表一起组成住宅小区管理委员会,选择物业管理企业进行专业管理和具体操作,管委会对其进行监督。这种管理模式,主要遵循产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和有偿服务的原则,由物业管理企业向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服务,包括房屋、附属设备、环境卫生、绿化、治安、公共服务等,实施住宅小区管理,其中管理权属管理委员会,执行权属物业管理企业。这种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比较容易推广。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发挥物业管理企业的特长,将管理与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实行有偿服务,可为居民提供项目多质量高的服务。这种管理模式具有经济活力,能使小区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但这种模式往往会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所以要加强监督、指导。
本文地址:http://www.wuye.org.cn/zhishi/xiaoqu/1366.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全国物业服务资质公示平台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本站转载的文章出于传递分享信息的目的,如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