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自然”。高层次的物业管理必须跳出“住宅加修缮加管理加商业服务”的管理模式。住宅小区应提倡一种新的社区文化,使人与人、人与时空间相互交融,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环境幽雅、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公德的社会环境。一个住宅小区的形象和精神风貌,是能够综合地反映该住宅小区居民的优良品质、精神境界和道德规范的,具有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的住宅小区才是高层次、高水平、高标准的住宅小区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创建文明住宅小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住宅小区管理的重要内容。
1.建立住宅小区精神文明公约
住宅小区管理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同其他管理一样,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带有强制性的法规来调整与住宅小区有关的各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等社会关系。、通过建立精神文明公约,使大家以此为依据和准绳,来规范自己在住宅小区内的各种活动,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讲究文明礼貌卫生,助人为乐,尊老爱幼。
2.开展精神文明的管理内容
(1)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管理在住宅小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发生各种联系,要使这种联系能够健康发展,就要求人们的公共生活的地方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这是保证公共生活中其他问题解决的前提。社会公共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区域里人们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应加强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管理。
这些管理,既要靠人们的自觉和社会舆论引导,又要靠法律强制,两者结合才能妥善维护好公共秩序。
(2)爱护公共财物的管理
爱护公共财物不仅是人对物的关系,它还直接涉及到集体、国家、社会、民族等集体利益,表现个人与他人之间、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关心、珍惜和维护社会公共财产,与破坏和浪费公共财产行为作斗争,是文明住宅小区的居民必须做到的,也是住宅小区管理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物业管理企业在管理中应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采取宣传教育和奖罚赔偿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使小区内的居民都爱护公共财物。
(3)行为文明的管理
行为文明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包括讲究礼貌、整洁卫生、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等。讲究文明礼貌,可以从一个人整洁的外表和谦虚恭敬的言谈举止中反映出来,从中也可反映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人与人之问的相互谅解、彼此尊重和关心能促进小区邻里间的友谊,增进团结和家庭和谐,这是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住宅小区所不可缺少的。此外,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也是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大力提倡的,对一切不关心别人、不尊重老人、不孝敬父母的行为应加以批评和谴责。
本文地址:http://www.wuye.org.cn/zhishi/xiaoqu/1376.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全国物业服务资质公示平台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本站转载的文章出于传递分享信息的目的,如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